2018年上半年,受政策降温影响,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约为24GW,同比基本持平。
由此,保利协鑫两大基地实现了低电价的全覆盖。据新疆项目团队介绍,该项目依托集团十余年的运行经验,基于技术、工艺、管理、规模等多项综合优势的叠加效应,保利协鑫多晶硅在成本和品质上的优势将得以延续。
因此,中国制裁欧洲多晶硅产业变成了制裁德国,制裁德国又变成了制裁瓦克化学。由于中国光伏新政的影响,瓦克预计其多晶硅部门的全年销售额同比下降约25%。美洲销售额为2.32亿欧元,相比去年第三季度的2.07亿欧元增长12%。中国6月初宣布的遏制太阳能上网电价并限定当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的政策使得对光伏组件的需求放缓,报告期,太阳能级多晶硅报价相比去年同期明显降低。从投资风格上来看,依然保持了协鑫速度和高举高打的企业特点,快速切入高端多晶硅原材料端。
按照投资摊销算,如果协鑫能做到4万元/吨的成本,那么通威可能性就不大,如果通威能做到4万元/吨,那么协鑫的成本可能会更低。2018年第三季度,瓦克化学继续扩大其在亚洲以外的其他地区的销售,由于多晶硅产量的下降,其亚洲区销售额下降了24%至4.078亿欧元,去年第三季度则为5.364亿欧元;欧洲的销售额则达到5.424亿欧元,比去年的5.115亿欧元增长了6%。以古瑞瓦特自主研发的MAX 90KW系列产品为例,领跑者效率高达98.67%,比业界水平高0.3%,是古瑞瓦特在自主创新之路上收获的又一重要成果。
以技术创新谋发展,以产品领先力争上游,古瑞瓦特在创新长跑中用扎实的步伐拉开与对手的差距。屡获殊荣的背后,是古瑞瓦特以创新作为核心价值观,作为全球第一梯队的逆变器企业,古瑞瓦特始终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强核心技术研发,进行多元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古瑞瓦特以骄人成绩闪亮奖台,成逆变器企业标杆。创新已然成为古瑞瓦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古瑞瓦特授权运维云平台(瑞光宝盒)具有:全站监控、智能分析、授权运维、智能警告、远程维护、工单管理、在线咨询、客户推广八大功能。古瑞瓦特不仅荣膺智能运维最具创新力企业、2018光伏行业创新力50强、十大最具创新逆变器企业,在全球逆变器序列中也保持着强劲的竞争力,IHS:2017年全球出货量排名TOP10
玉环>2KW的户用项目3000元/户予以补贴。深圳光伏发电补贴0.4元/度,连补5年。义乌居民项目按装机量一次性补贴2元/瓦,非居民项目对提供场地的企业按装机量一次性补贴0.3元/瓦,对于投资企业,按发电量给予0.1元/度连续补贴3年。广东:东莞户用补贴0.3元/度,非自有住宅分布式0.1元/度,连补5年。
明确6月1日及以后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无国补。浙江:2018年光伏发电0.1元/千瓦时的省补政策保持不变。河北:河北省发布2018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在全省试点光伏+、光热+0.85万户,并且参照电代煤政策给予补贴明确6月1日及以后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无国补。
广东:东莞户用补贴0.3元/度,非自有住宅分布式0.1元/度,连补5年。玉环>2KW的户用项目3000元/户予以补贴。
义乌居民项目按装机量一次性补贴2元/瓦,非居民项目对提供场地的企业按装机量一次性补贴0.3元/瓦,对于投资企业,按发电量给予0.1元/度连续补贴3年。河北:河北省发布2018年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方案,在全省试点光伏+、光热+0.85万户,并且参照电代煤政策给予补贴。
深圳光伏发电补贴0.4元/度,连补5年。浙江:2018年光伏发电0.1元/千瓦时的省补政策保持不变为了实现平价上网,并彻底摆脱补贴,光伏发电成本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次大幅下降。但是即使价格跌至令企业无法承受,光伏发电依然难以达到平价上网标准,这不禁让人思考:如果价格已经降无可降,那光伏发电离平价上网还差什么呢?非技术成本是拦路虎事实上,无论是补贴的逐步下调还是531新政的发布,压力最终都落在光伏发电的技术成本下降方面。今年,在分析行业未来发展时,不止一位行业大佬认为,光伏要实现平价上网,就必须要移除包括土地成本、税费、电网接入等在内的几座非技术成本大山。日前,财政部、发改委 工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中,对光伏领域所需的进口低压扩散炉、原子层沉积设备等设备和所需的零部件、原材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而此前《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方案》也有提到,在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地方发展改革委将协调降低相关非技术成本。与之相对的,叫停补贴的531新政却是立时生效,使得光伏行业已经在无补贴的情况下停滞了半年。
事实上531新政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降低财政补贴输出,倒逼行业降本增效,最终引导行业彻底摆脱补贴。从铸锭到硅片,从电池片到组件,从组件到整套光伏系统,光伏产业链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在不断下降。
可以看到的是,降低非技术成本已经开始被相关部门重视起来,而其中税费的降低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针对非技术成本的下降,相关政策的意见稿虽然已经出台,但是离正式施行仍然有一段距离。
虽然市场发展需要一定的压力以及驱动力,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施压已经让企业不堪重负,特别是531新政的发布已经让不少企业出现了亏损。但是如果非技术成本得不到降低,光伏发电的创新力及生命力将被透支,行业也将失去活跃度。相比之下,非技术成本的下降仍然任重道远。幸运的是,相关部门也已经注意到这一方面,所以今年以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期望降低光伏非技术成本。
小结在补贴拖欠问题突出之后,曾经有专家认为应该加大可再生能源基金的征讨力度,以补充光伏发电补贴缺口。补贴的逐步调降是大势所趋,光伏发电的技术成本的降低也是行业未来竞争力的根本。
光伏减税势在必行尽管非技术成本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这一部分成本的降低,企业往往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国家政策调整。可以看到,相关政策正试图通过降低土地、接网、设备等税费来降低光伏发电非技术成本。
光伏行业兴于补贴,目前也限于补贴。不久之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了对《关于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涉企税费负担的通知》的征求意见,根据可再生能源企业税费负担普遍较重的实际情况,明确了可再生能源企业的税费减免政策。
据了解,近年来,组件等设备占光伏系统成本的比重在持续下降,但是包括土地租金、税费等在内的其他费用的占比则逐渐增加。据了解,近十年来光伏发电的技术成本已经下降了90%。然而光伏发电的技术成本在近年来已经得到了大幅降低,而且仍在持续降低的过程中。然而后期国家能源局出台的政策表明,在为全国企业减负的基调之下,加大可再生能源基金的征讨力度将会增加企业负担,不太现实。
即使价格跌至令企业无法承受,光伏发电依然难以达到平价上网标准,这不禁让人思考:如果价格已经降无可降,那光伏发电离平价上网还差什么呢?2018年,我国光伏发电离平价上网已经只差临门一脚,而在这个关键阶段,531新政的发布让行业迎来了自2013年行业回暖以来最严峻的挑战。9月,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省级及以下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要协调落实项目建设条件,优化投资建设和运行环境,全面降低各项非技术成本,加强对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的检测管理。
从当前的发展水平来看,行业离平价上网仍有一段距离,离彻底摆脱补贴仍然有一段距离。531新政发布之后,光伏产品出现了非理性的断崖式下跌,组件、硅片、电池片的价格都来到新低,光伏企业已经不堪重负,不少大厂出现了停产停工、倒闭的情况。
而在平价上网的大目标下,光伏税费的降低也是势在必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其他企业,作为清洁能源中坚力量的光伏企业却一直承受着巨大的税费压力以及非技术成本压力。